成语名称: 绊脚石
成语拼音: [bàn jiǎo shí]
成语解释: 绊脚的石头,比喻阻碍前进的东西
成语出处: 毛泽东《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时局和我们的方针》:“至于蒋介石呢,他消极抗战,积极反共,是人民抗战的绊脚石。”
成语例句: 路遥《平凡的世界》第一卷第48章:“田福堂说得对,最大的绊脚石就是金俊武。”
是否常用: 常用成语
感情褒贬: 中性成语
成语词性: 作宾语;指不利的东西
结构类型: 偏正式成语
形成年代: 当代成语
标准拼音:
繁体字形: 絆脚石
英文翻译: stumbling block
成语故事:
成语接龙: “绊脚石”成语接龙
成语分类: 三字成语 偏正式成语 B开头的成语
成语关注: 石头 比喻 阻碍 前进 东西
【绊】:挡住或缠住,使跌倒或使行走不方便:绊手绊脚。让石头绊了一跤。
绊字的详细解释
【脚】:[jiǎo]1.人或某些动物的腿的最下面部分,用以支持身体并行走。2.物体的最下部:山脚。墙脚。3.旧指跟体力搬运有关的:脚夫。脚行。[jué]同“角(jué)”。现多用角。
脚字的详细解释
【石】:[shí]1.构成地壳的坚硬物质,是由矿物集合而成的:花岗石。石灰石。石碑。石板。石器。见〖岩石〗。2.指石刻:金石。3.古代用来治病的石针:y∷ao石。4.姓。[dàn]容量单位,10斗等于1石。(在古书中读shí,如“二千石、万石”等。)
石字的详细解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