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名称: 楼阁亭台
成语拼音: [lóu gé tíng tái]
成语解释: 泛指高大富丽的建筑群。亭,有顶无墙的建筑物。
成语出处: 宋·周煇《清波别志》卷中:“煇幼年亦得一诗云:‘翠微寺本翠微宫,楼阁亭台数十重。’”
成语例句: 踟蹰无计,返而楼阁亭台,涉历几尽。★清·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西湖主》
是否常用: 一般成语
感情褒贬: 中性成语
成语词性: 作宾语、定语;指建筑物
结构类型: 联合式成语
形成年代: 古代成语
标准拼音:
繁体字形: 樓閣亭台
英文翻译: pavilions , terraces and open halls
成语故事:
成语接龙: “楼阁亭台”成语接龙
成语分类: 四字成语 联合式成语 建筑物的成语 L开头的成语
成语关注: 泛指 高大 富丽 建筑群 建筑物
【楼】:1.楼房:大楼。教学楼。高楼大厦。一座楼。2.楼房的一层:一楼(平地的一层)。一口气爬上十楼。3.(楼儿)房屋或其他建筑物上加盖的一层房子:城楼。箭楼。钟楼。4.用于某些店铺的名称:茶楼。酒楼。银楼。5.姓。
楼字的详细解释
【阁】:1.旧时楼房的一种,一般两层,周围开窗,多建于高处,可凭高远望。2.女子卧室的旧称:闺阁。出阁(出嫁)。3.指内阁:组阁。阁员。4.存放东西的架子:束之高阁。5.“閤”,另同“”;另音hé,同“合”
阁字的详细解释
【亭】:1.亭子,一种有顶无墙一般只有一间的建筑物。多建在公园里:凉亭。2.像亭子的小房:书亭。3.古又同“渟”。
亭字的详细解释
【台】:[tái]1.平而高的建筑物,便于在上面远望:瞭望台。塔台。亭台楼阁。2.公共场所室内外高出地面便于讲话或表演的设备(用砖砌或用木料制成):讲台。舞台。主席台。3.某些做座子用的器物:锅台。磨台。灯台。蜡台。4.(台儿)像台的东西:井台。窗台儿。5.桌子或类似桌子的器物:写字台。梳妆台。乒乓球台。6.a)用于整场演出的戏剧、歌舞等:一台戏。一台晚会。b)用于机器、仪器等:一台机床。三台天文望远镜。7.指台湾省:台胞。8.敬辞,旧时用于称呼对方或跟对方有关的动作:兄台。台鉴。9.姓。10.见〖台风〗1。[tāi]台州(Tāizhōu),地名;天台(Tiāntāi),山名,又地名,都在浙江。
台字的详细解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