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名称: 鸠工庀材
成语拼音: [jiū gōng pǐ cái]
成语解释: 庀:准备;具备。招集工匠;准备材料。
成语出处: 唐 李方郁《修中岳庙记》:“岂可不成耶?遂鸠工庀材,四旬而就。”
成语例句: 陶菊隐《记者生活三十年》:“一九二七年,该报购进东邻薛宝润地皮一块,即鸠工庀材,翻造五层楼大厦,一九二八年落成,即今《解放日报》新址。
是否常用:
感情褒贬: 中性成语
成语词性: 联合式;作谓语;含褒义
结构类型: 联合式成语
形成年代: 古代成语
标准拼音: 庀,不能读作“bì”。
繁体字形: 鳩工庀材
英文翻译: assemble workmen and procure materials
成语故事:
成语接龙: “鸠工庀材”成语接龙
成语分类: 四字成语 联合式成语 J开头的成语
成语关注: 准备 具备 招集 工匠 材料
【鸠】:1.鸟类。外形像鸽子。常见的有斑鸠,身体灰褐色,颈后有白或黄褐斑点。常成群吃谷物。2.聚集:鸠合(纠合)。
鸠字的详细解释
【工】:1.工人和工人阶级:矿工。钳工。瓦工。技工。女工。工农联盟。2.工作;生产劳动:做工。上工。加工。勤工俭学。省料又省工。3.工程:动工。竣工。4.工业:化工(化学工业)。工交系统。5.指工程师:高工(高级工程师)。王工。6.一个工人或农民一个劳动日的工作:砌这道墙要六个工。7.(工儿)技术和技术修养:唱工。做工。8.长于;善于:工诗善画。9.精巧;精致:工巧。工稳。10.姓。11.我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,乐谱上用作记音符号,相当于简谱的“3”。参看〖工尺〗。
工字的详细解释
【庀】:1.具备。2.治理。
庀字的详细解释
【材】:1.木料:木材。树木已经成材。2.原材料;资料:钢材。教材。3.人的资质能力:因材施教。4.从资质能力的高低来衡量的某种人:人材。蠢材。5.棺材:一口材。
材字的详细解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