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名称: 尊王攘夷
成语拼音: [zūn wáng rǎng yí]
成语解释: 王:指周王朝;尊王:尊重周王室;攘:排斥;夷:我国古代对东方各民族的泛称。效忠统治者排除少数民族侵扰
成语出处: 清·皮锡瑞《经学历史·经学变古时代》:“但尊王攘夷,虽春秋大义,而王非唯喏趋伏之可尊,夷非一身两臂之可攘。”
成语例句:
是否常用:
感情褒贬: 中性成语
成语词性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
结构类型: 联合式成语
形成年代: 近代成语
标准拼音:
繁体字形: 尊王攘夷
英文翻译: Respect the king and hustle the foreigners
成语故事:
成语接龙: “尊王攘夷”成语接龙
成语分类: 四字成语 联合式成语 Z开头的成语
成语关注: 尊重 王室 排斥 民族 泛称 效忠 统治者 排除 少数民族 侵扰
【尊】:1.地位或辈分高:尊长。尊卑。尊亲。2.敬重;尊崇:尊敬。自尊。尊师重教。3.敬辞,称跟对方有关的人或事物:尊府。尊驾。尊姓大名。4.a)用于神佛塑像:一尊佛像。b)用于炮:五十尊大炮。5.同“樽”。
尊字的详细解释
【王】:[wáng]1.君主;最高统治者:君王。国王。女王。2.封建社会的最高爵位:王爵。亲王。王侯。3.首领;头目:占山为王。擒贼先擒王。4.同类中居首位的或特别大的:蜂王。蚁王。王蛇。花中之王。5.辈分高:王父(祖父)。王母(祖母)。6.最强的:王水。王牌。7.姓。[wàng]古代称君主有天下:王天下。
王字的详细解释
【攘】:1.抢夺;侵犯;窃取:攘夺。2.排除:攘除。攘敌(抵御敌人)。3.捋起(衣袖):攘臂。
攘字的详细解释
【夷】:1.平坦;平安:化险为夷。2.破坏建筑物(使成为平地):烧夷弹。夷为平地。3.灭掉;-尽:夷灭。夷族。4.我国古代称东方的民族,也泛称周边的民族:淮夷。四夷。5.旧时泛指外国或外国人:夷情。华夷杂处。6.姓。
夷字的详细解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