更多 首页 三字成语 四字成语 五字成语 六字成语 七字成语 八字成语 多字成语 成语大全 成语造句

病入膏肓


病入膏肓的成语
病入膏肓的意思

成语名称: 病入膏肓

成语拼音: [bìng rù gāo huāng]

成语解释: 膏肓:我国古代医学名称;心尖脂肪叫“膏”;心脏和膈膜之间叫“肓”。古代认为“膏肓”是y∷ao力达不到的地方。后形容病情严重到无法治疗的程度。也比喻事态严重;无法挽救。也作“病在膏肓”。

成语出处: 先秦 左丘明《左传 成公十年》:“医至,曰:‘疾不可为也,在肓之上,膏之下,攻之不可,达之不及,y∷ao不至焉,不可为也。’公曰:‘良医也。’厚为之礼而归之。”

成语例句: 吾观刘琦过于酒色,病入膏肓,今见面黄羸瘦,气喘呕血,不过半年,其人必死。(明 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五十二回)

是否常用: 常用成语

感情褒贬: 贬义成语

成语词性: 主谓式;作谓语、定语;含贬义,用于事物或人

结构类型: 主谓式成语

形成年代: 古代成语

标准拼音: 肓,不能读作“mánɡ”。

繁体字形: 病入膏肓

英文翻译: regarded as hopeless

成语故事: 病入膏肓的成语故事

成语接龙: “病入膏肓”成语接龙

成语分类: 主谓式成语 四字成语 左传的成语 比如的成语 B开头的成语

成语关注: 膏肓 医学 名称 心尖 脂肪 心脏 膈膜 认为 y∷ao力 不到 地方 形容 病情 严重 无法 治疗 程度 比喻 事态 挽救

病入膏肓出处
先秦 左丘明《左传 成公十年》:“医至,曰:‘疾不可为也,在肓之上,膏之下,攻之不可,达之不及,y∷ao不至焉,不可为也。’公曰:‘良医也。’厚为之礼而归之。”
病入膏肓详细解释

【病】:1.生理上或心理上发生的不正常的状态:疾病。心脏病。他的病已经好了。2.生理上或心理上发生不正常状态:他着了凉,病了三天。3.害处;私弊:弊病。4.缺点;错误:语病。通病。5.祸害;损害:祸国病民。6.责备;不满:诟病。为世所病。

病字的详细解释

【入】:1.进去。与“出”相对:入场。入冬。2.参加:入伍。入团。3.合乎;合于:入情入理。4.收入:岁入。5.入声。

入字的详细解释

【膏】:[gāo]1.脂肪,油;肥肉:焚膏继晷(guǐ)。2.糊状的东西:牙膏。y∷ao膏。3.中成y∷ao剂型之一。在常温时为固体、半固体或半流体的制品。可分为内服膏、外贴膏、外敷膏:益母草膏。狗皮膏。紫草膏。4.肥沃:膏壤。[gào]1.把油抹在车轴或机械的转动部位上,使润滑:膏车。2.把毛笔蘸墨后在砚台上掭:膏笔。

膏字的详细解释

【肓】:古指RT内心脏下膈膜上的部位。

肓字的详细解释

病入膏肓近义词
不可救y∷ao,二竖为虐,人命危浅,无可救y∷ao,深入膏肓,生命垂危疾不可为,病入骨隨,病入骨髓,病在膏肓,病染膏肓,膏肓之疾,y∷ao石无效,行将就木

上一成语:不可告人
下一成语:病染膏肓

成语大全         Sitemap    Baidunew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