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名称: 吞云吐雾
成语拼音: [tūn yún tǔ wù]
成语解释: 原形容道士修炼养气,不吃五谷,后形容人吸烟。
成语出处: 《梁书 沈约传》:“始餐霞而吐雾,终凌虚而倒影。”
成语例句: 但我们现在只听说许多人躺着吞云吐雾,却很少见有人象外国水兵似的满街发酒疯。(鲁迅《南腔北调集 家庭为中国之基本》)
是否常用: 常用成语
感情褒贬: 中性成语
成语词性: 联合式;作谓语;含讥讽意味
结构类型: 联合式成语
形成年代: 古代成语
标准拼音:
繁体字形: 吞雲吐霧
英文翻译: smoke opium
成语故事:
成语接龙: “吞云吐雾”成语接龙
成语分类: 四字成语 联合式成语 人物外貌的成语 动作的成语 T开头的成语
成语关注: 形容 道士 修炼 养气 吸烟
【吞】:1.不嚼或不细嚼而咽入:吞吐。吞咽。吞噬。狼吞虎咽。气吞山河。忍气吞声。2.兼并,侵占:吞没(mò)。吞并。吞蚀。吞占。
吞字的详细解释
【云】:1.说:人云亦云。不知所云。2.表示强调:岁云暮矣。3.在空中悬浮的由水滴、冰晶聚集形成的物体。4.指云南:云腿(云南宣威一带出产的火腿)。5.姓。
云字的详细解释
【吐】:[tǔ]1.使东西从嘴里出来:吐核儿(húr)。吐痰。2.从口儿或缝儿里长出来或露出来:吐穗儿。吐絮。蚕吐丝。3.说出来:谈吐。吐露。吐字。吐实情。[tù]1.(消化道或呼吸道里的东西)不自主地从嘴里涌出:呕吐。吐血。上吐下泻。2.比喻被迫退还侵占的财物。
吐字的详细解释
【雾】:1.气温下降时,空气中所含的水蒸气凝结成的小水点,飘浮在地面上。2.像雾的东西:喷雾器。
雾字的详细解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