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名称: 萍踪浪迹
成语拼音: [píng zōng làng jì]
成语解释: 象浮萍、波浪一般的无定。比喻到处漂泊,没有固定的住所。
成语出处: 明 徐霖《绣襦记》:“相公这样人家,萍踪浪迹,你那里去寻他?”
成语例句: 只是此人不是本国之人,萍踪浪迹。(明 凌濛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卷二)
是否常用: 常用成语
感情褒贬: 中性成语
成语词性: 联合式;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;含贬义
结构类型: 联合式成语
形成年代: 古代成语
标准拼音:
繁体字形: 萍蹤浪跡
英文翻译: be a restless fellow like a drifting water plant
成语故事:
成语接龙: “萍踪浪迹”成语接龙
成语分类: 四字成语 联合式成语 P开头的成语
成语关注: 浮萍 波浪 一般 比喻 漂泊 没有 固定 住所
【萍】:1.浮萍。2.红萍,水生蕨类植物。即满江红。浮生于水面,叶绿色,秋季转红色。全草可作鱼类及家畜的饲料,又可作绿肥。
萍字的详细解释
【踪】:脚印;踪迹:踪影。失踪。跟踪。无影无踪。
踪字的详细解释
【浪】:1.波浪:风平浪静。乘风破浪。白浪滔天。2.像波浪起伏的东西:麦浪。声浪。3.没有约束;放纵:放浪。浪费。4.逛:到街上浪了一天。5.姓。
浪字的详细解释
【迹】:1.留下的印子;痕迹:足迹。血迹。笔迹。踪迹。2.前人遗留的事物(主要指建筑或器物):古迹。陈迹。事迹。史迹。3.形迹:迹近违抗(行动近乎违背、抗拒上级指示)。
迹字的详细解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