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名称: 民无噍类
成语拼音: [mín wú jiào lèi]
成语解释: 噍类:指能吃东西的动物,特指活人。老百姓没有活路了
成语出处: 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高帝纪》:“尝攻襄城,襄城无噍类,所过无不残灭。”
成语例句: 这地方让敌人搞得民无噍类
是否常用:
感情褒贬: 贬义成语
成语词性: 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指老百姓没有活路了
结构类型: 主谓式成语
形成年代: 古代成语
标准拼音:
繁体字形: 民無噍類
英文翻译: People have no fish
成语故事: 民无噍类的成语故事
成语接龙: “民无噍类”成语接龙
成语分类: 主谓式成语 四字成语 M开头的成语
成语关注: 噍类 东西 动物 特指 活人 老百姓 没有 活路
【民】:1.人民:国泰民安。为民除害。2.指某种人:藏民。回民。农民。渔民。牧民。居民。侨民。3.民间的:民歌。民谣。4.非军人;非军事的:拥军爱民。民航。民用。5.姓。
民字的详细解释
【无】:[wú]1.没有(跟“有”相对):从无到有。无产阶级。有则改之,无则加勉。2.不:无论。无须。3.不论:事无大小,都有人负责。4.同“毋”。5.姓。[mó]见【南无】。
无字的详细解释
【噍】:嚼;吃东西。
噍字的详细解释
【类】:1.许多相似或相同事物的综合:种类。分类。同类。2.用于性质或特征相同或相似的事物:分成几类。两类性质的问题。3.类似:类人猿。类新星。画虎不成反类狗。4.姓。
类字的详细解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