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名称: 迥然不同
成语拼音: [jiǒng rán bù tóng]
成语解释: 迥然:差距很大的样子。大不相同;相差太远。形容彼此完全不同。
成语出处: 宋 张戒《岁寒堂诗话》:“文章古今迥然不同。”
成语例句: 那公子朔虽与寿一母所生,贤愚迥然不同。(明 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第十二回)
是否常用: 常用成语
感情褒贬: 中性成语
成语词性: 偏正式;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用于两者之间比较
结构类型: 偏正式成语
形成年代: 古代成语
标准拼音: 迥,不能读作“huí”。
繁体字形: 逈然不同
英文翻译: be totally different
成语故事:
成语接龙: “迥然不同”成语接龙
成语分类: 四字成语 偏正式成语 初中生成语 中考常考易错成语 J开头的成语
成语关注: 迥然 差距 很大 样子 相同 相差 形容 不同
【迥】:1.远:迥远。2.差别大:他进步很快,前后迥若两人。
迥字的详细解释
【然】:1.对;不错:不以为然。2.指示代词。如此;这样;那样:不尽然。知其然,不知其所以然。3.然而:此事虽小,然亦不可忽视。4.副词或形容词后缀:忽然。突然。显然。欣然。飘飘然。5.又同“燃”。
然字的详细解释
【不】:[bù]1.用在动词、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:不去。不能。不多。不经济。不一定。不很好。2.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,构成形容词:不法。不规则。3.单用,做否定性的回答(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):他知道吗?——不,他不知道。4.用在句末表示疑问,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:他现在身体好不?5.用在动补结构中间,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:拿不动。做不好。装不下。看不出。6.“不”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,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(常在前边加“什么”):什么累不累的,有工作就得做。什么钱不钱的,你喜欢就拿去。7.跟“就”搭用,表示选择:晚上他不是看书,就是写文章。8.a)在去声字前面,“不”字读阳平声,如“不会”、“不是”。b)动词“有”的否定式是“没有”,不是“不有”。[fǒu]相当于“否”
不字的详细解释
【同】:[tóng]1.相同;一样:同类。同岁。同工同酬。大同小异。条件不同。同是一双手,我为什么干不过他?2.跟…相同:同上。同前。“弍”同“二”。3.共同:一同。会同。陪同。4.一同;一齐(从事):同甘苦,共患难。我们俩同住一个宿舍。5.引进动作的对象,跟“跟”相同:有事同群众商量。6.引进比较的事物,跟“跟”相同:他同哥哥一样聪明。今年的气候同往年不一样。7.表示与某事有无联系,跟“跟”相同:他同这件事无关。8.表示替人做事,跟“给”相同:这封信我一直同你保存着。你别着急,我同你出个主意。9.表示联合关系,跟“和”相同:我同你一起去。10.姓。[tòng]见〖胡同〗。
同字的详细解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