更多 首页 三字成语 四字成语 五字成语 六字成语 七字成语 八字成语 多字成语 成语大全 成语造句

两袖清风


两袖清风的成语
两袖清风的意思

成语名称: 两袖清风

成语拼音: [liǎng xiù qīng fēng]

成语解释: 原指两袖迎风而起;飘飘扬扬的姿态。后比喻做官的时候;十分清廉;除 衣袖中的清风之外;别无所有。现也指清贫;没有财产。也作“清风两袖”。

成语出处: 元 魏初《送杨季梅》诗:“父亲零落鬓如丝,两袖清风一束诗。”

成语例句: 他一生为官两袖清风,深受群众爱戴。

是否常用: 常用成语

感情褒贬: 褒义成语

成语词性: 主谓式;作谓语、定语;含褒义

结构类型: 偏正式成语

形成年代: 古代成语

标准拼音: 风,不能读作“fènɡ”。

繁体字形: 兩袖清風

英文翻译: remain uncorrupted

成语故事: 两袖清风的成语故事

成语接龙: “两袖清风”成语接龙

成语分类: 四字成语 偏正式成语 风的成语 小学常考易错成语 L开头的成语

成语关注: 两袖 迎风 飘飘 扬扬 姿态 比喻 做官 时候 清廉 衣袖 清风 没有 财产

两袖清风出处
元 魏初《送杨季梅》诗:“父亲零落鬓如丝,两袖清风一束诗。”
两袖清风详细解释

【两】:1.“两”和“二”用法不全同。读数目字只用“二”不用“两”,如“一、二、三、四”。小数和分数只用“二”不用“两”,如“零点二(0.2),三分之二”。序数也只用“二”,如“第二、二哥”。在一般量词前,用“两”不用“二”。在传统的度量衡单位前,“两”和“二”一般都可用,用“二”为多(“二两”不能说“两两”)。新的度量衡单位前一般用“两”,如“两吨、两公里”。在多位数中,百、十、个位用“二”不用“两”,如“二百二十二”。“千、万、亿”的前面,“两”和“二”一般都可用,但如“三万二千”、“两亿二千万”,“千”在“万、亿”后,以用“二”为常。2.双方:两便。两可。两全其美。两相情愿。3.表示不定的数目,和“几”差不多:过两天再说。他真有两下子。我跟你说两句话。4.姓。5.质量或重量单位,10钱等于1两,旧制16两等于1斤,1两合31.25克;后改为10市两等于1市斤,1两合50克。

两字的详细解释

【袖】:1.袖子:袖口。短袖儿。2.藏在袖子里:袖着手。袖手旁观。

袖字的详细解释

【清】:1.洁净;清澄。与“浊”相对:清波。2.清楚;明白:分清敌我。说清道理。3.查点:清仓。4.寂静:清幽。5.尽;完;一点不留:清除。6.不贪污:清廉。7.朝代名(1644—1911)。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。1616年(明万历四十四年)女真族努尔哈赤在中国东北部建立后金政权。1636年其子皇太极改国号为清。1644年明亡,清世祖爱新觉罗·福临入关,定都北京,逐步统一全国。1911年(清宣统三年)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,结束了两千年来的君主制度。

清字的详细解释

【风】:[fēng]1.空气流动的现象。气象学特指空气在水平方向的流动:风向。风速。风级。风险。风波(喻纠纷或乱子)。风雨如磐(a.指风雨不断,天色黑暗,给人以重压的感觉;b.喻社会黑暗或境地艰难)。风花雪月(喻堆砌词藻,内容贫乏的的诗文)。2.像风那样迅速、普遍的:风潮。风靡一时。风驰电掣。3.社会上长期形成的礼节、习俗:风气。风习。风物(某地特有的景物)。风尚(在一定时期中社会上流行的风气和习惯)。4.消息,传闻:风传(chuán)(传闻)。闻风而动。5.表现在外的景象、态度、举止:风景。风度。风格(a.气度,作风;b.文艺作品表现出的思想、艺术特色)。风骨(a.刚强的气概;b.诗文书画雄健有力的风格)。风致。风采(a.人美好的礼仪举止,亦作“丰采”;b.文采;c.旧时指某些官吏的刚正风格)。风骚(a.指举止轻佻,如“卖弄风风”,一般指妇女;b.中国的《诗经》和《楚辞》的并称)。6.指民歌、歌谣:国风(《诗经》中古代十五国的民歌)。采风。7.中医学指某些疾病:风瘫。风湿。8.姓。[fěng]古同“讽”,讽刺。

风字的详细解释

两袖清风近义词
一介不取,一琴一鹤,一贫如洗,两手空空,囊空如洗,廉洁奉公,洁身自好,清风两袖,营私舞弊

上一成语:老手宿儒
下一成语:龙章秀骨

成语大全         Sitemap    Baidunew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