更多 首页 三字成语 四字成语 五字成语 六字成语 七字成语 八字成语 多字成语 成语大全 成语造句

问罪之师


问罪之师的成语
问罪之师的意思

成语名称: 问罪之师

成语拼音: [wèn zuì zhī shī]

成语解释: 比喻前来提出严厉责问的人。

成语出处: 《旧唐书 侯君集传》:“今袭人于墟墓之间,非问罪之师也。”

成语例句: 清·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葛巾》:“日已向辰,喜无问罪之师。”

是否常用: 常用成语

感情褒贬: 中性成语

成语词性: 偏正式;作宾语;比喻前来兴师问罪的人

结构类型: 偏正式成语

形成年代: 古代成语

标准拼音:

繁体字形: 問辠之師

英文翻译: an army for a punitive purpose

成语故事:

成语接龙: “问罪之师”成语接龙

成语分类: 四字成语 偏正式成语 W开头的成语

成语关注: 比喻 前来 提出 责问

问罪之师出处
《旧唐书 侯君集传》:“今袭人于墟墓之间,非问罪之师也。”
问罪之师详细解释

【问】:1.有不知道或不明白的事情或道理请人解答:询问。问事处。不懂就问。答非所问。2.为表示关切而询问;慰问:问好。问候。3.审讯;追究:审问。问案。首恶必办,胁从不问。4.管;干预:过问。不闻不问。5.向(某方面或某人要东西):我问他借两本书。6.姓。

问字的详细解释

【罪】:1.犯法的行为:罪大恶极。立功赎罪。2.过失:不应归罪于人。3.依法给予的刑罚;惩处:判罪。待罪。4.苦难;痛苦:受罪。

罪字的详细解释

【之】:1.往:由京之沪。君将何之?2.人称代词。代替人或事物(限于做宾语):求之不得。取之不尽。操之过急。言之成理。取而代之。有过之无不及。反其道而行之。3.人称代词。虚用,无所指:久而久之。不觉手之舞之,足之蹈之。4.指示代词。这;那:之二虫。之子于钓。5.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,组成偏正词组。a)表示领属关系:赤子之心。钟鼓之声。以子之矛,攻子之盾。b)表示一般的修饰关系:光荣之家。无价之宝。缓兵之计。千里之外。意料之中。十分之九。6.用在主谓结构之间,取消它的独立性,使变成偏正结构:中国之大。战斗之激烈。大道之行也,天下为公。如因势利导,则如水之就下,极为自然。

之字的详细解释

【师】:1.传授知识、技术的人:教师。2.掌握某种专门知识、技术的人:工程师。理发师。3.效法:师法。4.榜样:前事不忘,后事之师。5.军队:出师。劳师动众。6.军队编制单位。在军之下,团之上。7.由师徒关系或师生关系产生的:师母。师兄。8.对和尚、尼姑的尊称:禅师。师太。

师字的详细解释


上一成语:我醉欲眠
下一成语:冥然兀坐

成语大全         Sitemap    Baidunew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