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名称: 无声无臭
成语拼音: [wú shēng wú xiù]
成语解释: 臭:气味。没有声音;没有气味。比喻没有名声;不被人知道。
成语出处: 《诗经 大雅 文王》:“上天之载,无声无臭。”
成语例句: 我还要去找找经理,我请他答应在报上公布出来。我就怕他们蒙住搞,无声无臭就把你干了。(沙汀《老烟的故事》)
是否常用: 常用成语
感情褒贬: 中性成语
成语词性: 联合式;作状语;指默默无闻
结构类型: 联合式成语
形成年代: 古代成语
标准拼音: 声,不能读作“sēnɡ”;臭,不能读作“chòu”。
繁体字形: 無聲無臭
英文翻译: be completely unknown
成语故事:
成语接龙: “无声无臭”成语接龙
成语分类: 四字成语 联合式成语 ABAC式的成语 诗经的成语 声音的成语
成语关注: 气味 没有 声音 比喻 名声 知道
【无】:[wú]1.没有(跟“有”相对):从无到有。无产阶级。有则改之,无则加勉。2.不:无论。无须。3.不论:事无大小,都有人负责。4.同“毋”。5.姓。[mó]见【南无】。
无字的详细解释
【声】:1.物体振动所发出的音响:锣声。大声。2.说话;语言:不声不响。呼声。3.宣布;陈述:声明。声讨。4.名誉:声望。名声。5.声母:声韵。双声。6.声调:第一声。去声。7.量词。用于声音发出的次数:连喊三声。
声字的详细解释
【无】:[wú]1.没有(跟“有”相对):从无到有。无产阶级。有则改之,无则加勉。2.不:无论。无须。3.不论:事无大小,都有人负责。4.同“毋”。5.姓。[mó]见【南无】。
无字的详细解释
【臭】:[chòu]1.(气味)难闻(跟“香”相对):臭气。臭味儿。2.惹人厌恶的:臭架子。名声很臭。3.拙劣;不高明:臭棋。这一着真臭。4.狠狠地:臭骂。臭揍一顿。5.(子弹)坏;失效:臭子儿。这颗子弹臭了。[xiù]1.气味:乳臭。空气是无色无臭的气体。2.同“嗅”。
臭字的详细解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