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名称: 趋利避害
成语拼音: [qū lì bì hài]
成语解释: 趋:奔向。奔向有利的一面,而避开有害的一面。
成语出处: 汉·霍谞《奏记大将军梁商》:“至于趋利避害,畏死乐生,亦复均也。”
成语例句: 邓小平《解放思想,独立思考》:“同什么人都可以打交道,在打交道的过程中趋利避害。”
是否常用: 常用成语
感情褒贬: 中性成语
成语词性: 作谓语、宾语;用于处事
结构类型: 联合式成语
形成年代: 古代成语
标准拼音:
繁体字形: 趨利避害
英文翻译: draw on the advantages and avoid disadvantages
成语故事:
成语接龙: “趋利避害”成语接龙
成语分类: 四字成语 联合式成语 为人处事的成语 做法的成语 Q开头的成语
成语关注: 奔向 有利 避开 有害
【趋】:[qū]1.快走:趋走。趋进。趋前。趋奉。趋翔(快走像鸟展翅飞翔)。趋炎附势(奔走于权贵,依附有权势的人)。趋之若鹜(像野鸭子一样成群地争着去,含贬义)。2.归向,情势向着某方面发展:趋向。趋势。大势所趋。3.鹅或蛇伸头咬人。4.追求,追逐:趋时(追求时髦)。趋利。趋光性。[cù]古同“促”,催促;急速。
趋字的详细解释
【利】:1.锋利;锐利(跟“钝”相对):利刃。利爪。2.顺利;便利:不利。成败利钝。3.利益(跟“害、弊”相对):利弊。有利。兴利除害。4.利润或利息:暴利。薄利多销。本利两清。5.使有利:利国利民。毫不利己,专门利人。6.姓。
利字的详细解释
【避】:1.躲开;回避:退避。避而不谈。避一会儿雨。2.防止:避孕。避雷针。
避字的详细解释
【害】:1.祸害;害处(跟“利、益”相对):灾害。虫害。为民除害。吸烟对身体有害。2.有害的(跟“益”相对):害虫。害鸟。3.使受损害:害人不浅。你把地址搞错了,害得我白跑了一趟。4.-害:在数日前被害。5.发生(疾病):害眼。害了一场大病。6.又同“曷”hé。
害字的详细解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