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名称: 三十而立
成语拼音: [sān shí ér lì]
成语解释: 指人在三十岁前后有所成就。
成语出处: 先秦 孔子《论语 为政》:“吾十有五而志于学,三十而立。”
成语例句: 老舍《正红旗下》:“他从庆祝了自己的三十而立的诞辰起,就想自己去开个小肉铺。”
是否常用: 常用成语
感情褒贬: 中性成语
成语词性: 复句式;作分句;指三十岁
结构类型: 偏正式成语
形成年代: 古代成语
标准拼音:
繁体字形: 三十而立
英文翻译: a man should be independent at the age of thirty
成语故事: 三十而立的成语故事
成语接龙: “三十而立”成语接龙
成语分类: 四字成语 三的成语 偏正式成语 套语的成语 三开头的成语
成语关注: 有所 成就
【三】:1.二加一后所得的数目。见〖数字〗。2.表示多数或多次:三思。三缄其口。3.姓。
三字的详细解释
【十】:1.九加一后所得的数目。见〖数字〗。2.表示达到顶点:十足。十分。十成的把握。3.姓。
十字的详细解释
【而】:1.连接动词、形容词或词组、分句等。a)连接语意相承的成分:伟大而艰巨的任务。战而胜之。取而代之。我们正从事一个伟大的事业,而伟大的事业必须有最广泛的群众的参加和支持。b)连接肯定和否定互相补充的成分:栀子花的香,浓而不烈,清而不淡。马克思主义叫我们看问题不要从抽象的定义出发,而要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。c)连接语意相反的成分,表示转折:如果能集中生产而不集中,就会影响改进技术、提高生产。d)连接事理上前后相因的成分:因困难而畏惧而退却而消极的人,不会有任何成就。2.有“到”的意思:一而再,再而三。由秋而冬。由南而北。3.把表示时间、方式、目的、原因、依据等的成分连接到动词上面:匆匆而来。挺身而出。为正义而战。因公而死。视情况而定。4.插在主语谓语中间,有“如果”的意思:民族战争而不依靠人民大众,毫无疑义将不能取得胜利。5.姓。
而字的详细解释
【立】:1.站1:立正。肃立。坐立不安。2.使竖立;使物件的上端向上:立竿见影。把梯子立起来。3.直立的:立柜。立轴。立领。4.建立;树立:立功。立志。5.制定;订立:立法。立约。立个字据。6.指君主即位。7.指确定继承地位;确立:立嗣。立皇太子。8.存在;生存:自立。独立。9.立刻:立奏奇效。立候回音。10.姓。
立字的详细解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