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名称: 枉口诳舌
成语拼音: [wǎng kǒu kuáng shé]
成语解释: 见“枉口拔舌”。
成语出处: 明·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97回:“那张氏穿针儿枉口诳舌,陷害无辜。”
成语例句:
是否常用:
感情褒贬: 贬义成语
成语词性: 作谓语、宾语;多指造谣生事
结构类型: 联合式成语
形成年代: 古代成语
标准拼音:
繁体字形: 枉口誑舌
英文翻译: talk nonsense
成语故事:
成语接龙: “枉口诳舌”成语接龙
成语分类: 四字成语 联合式成语 W开头的成语
成语关注:
【枉】:1.弯曲:矫枉过正。2.使歪曲:贪赃枉法。3.受屈:冤枉。屈枉。4.副词。徒然;白白地:枉费心机。
枉字的详细解释
【口】:1.嘴。2.出入通过的地方:门口。海口。3.特指港口。也特指长城的关口:转口。出口转内销。口外。古北口。4.行业;系统;专业方向:对口支援。文教口。专业不对口。5.容器与外面相通的部位:碗口儿。瓶子口儿。6.指人口:户口。拖家带口。7.指口味:口重。8.破裂的地方:裂口。疮口。9.刀剑等的锋刃:刀卷口了。10.骡、马、驴等的年龄(因可以由牙齿的状况判断):这匹马六岁口。11.量词。用于人,也用于某些家畜或器物:三口人。一口猪。两口缸。
口字的详细解释
【诳】:1.欺骗;骗:诳语。你别诳我。2.用言语或行动逗引人以取乐:他是和你诳哩。
诳字的详细解释
【舌】:1.像舌头的东西:帽舌。火舌。2.铃或铎中的锤。
舌字的详细解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