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名称: 酒酣耳热
成语拼音: [jiǔ hān ěr rè]
成语解释: 酣:酒喝得痛快。酒喝得正痛快;耳朵发热。形容酒兴正浓。
成语出处: 三国 魏 曹丕《与吴质书》:“每至觞酌流行,丝竹并奏,酒酣耳热,仰而赋诗,当此之时,忽然不自知乐也。”
成语例句: 酒酣耳热,攘袂持杯。(清 张潮《虞初新志 王翠翘传》)
是否常用: 常用成语
感情褒贬: 中性成语
成语词性: 联合式;作谓语、定语;
结构类型: 联合式成语
形成年代: 古代成语
标准拼音: 酣,不能读作“ɡān”。
繁体字形: 酒酣耳熱
英文翻译: dead drunk
成语故事:
成语接龙: “酒酣耳热”成语接龙
成语分类: 四字成语 联合式成语 热的成语 三国成语 高兴的成语
成语关注: 痛快 耳朵 发热 形容 正浓
【酒】:1.用粮食、水果等含淀粉或糖的物质经过发酵制成的含乙醇的饮料,如葡萄酒、白酒等。2.(Jiǔ)姓。
酒字的详细解释
【酣】:1.饮酒尽兴:酣饮。半酣。酒酣耳热。2.泛指尽兴、畅快:酣歌。酣睡。
酣字的详细解释
【耳】:1.耳朵:耳聋眼花。耳闻目睹。2.形状像耳朵的东西:木耳。银耳。3.位置在两旁的:耳房。耳门。4.姓。5.而已;罢了:想当然耳。技止此耳。
耳字的详细解释
【热】:1.物体内部分子不规则运动放出的一种能量。物质燃烧都能产生热。2.温度高;感觉温度高(跟“冷”相对):热水。趁热打铁。三伏天很热。3.使热;加热(多指食物):热一热饭。把菜汤热一下。4.生病引起的高体温:发热。退热。5.情意深厚:亲热。热爱。热心肠儿。6.形容非常羡慕或急切想得到:眼热。热衷。7.受很多人欢迎的:热货。热门儿。现在对外汉语教学很热。8.加在名词、动词或词组后,表示形成的某种热潮:足球热。旅游热。自学热。9.放射性强:热原子。10.姓。
热字的详细解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