更多 首页 三字成语 四字成语 五字成语 六字成语 七字成语 八字成语 多字成语 成语大全 成语造句

政通人和


政通人和的成语
政通人和的意思

成语名称: 政通人和

成语拼音: [zhèng tōng rén hé]

成语解释: 政事通达;人心和顺。形容国家稳定;人民安乐。

成语出处: 宋 范仲淹《岳阳楼记》:“越明年,政通人和,百废俱兴。”

成语例句: 清 鲍廷博《青本刻纪事》:“及擢守严陵,政通人和,始从事于梨枣。”

是否常用: 常用成语

感情褒贬: 褒义成语

成语词性: 联合式;作谓语;含褒义

结构类型: 联合式成语

形成年代: 古代成语

标准拼音: 通,不能读作“tònɡ”。

繁体字形: 政通人咊

英文翻译: logical administration and harmonious people

成语故事:

成语接龙: “政通人和”成语接龙

成语分类: 四字成语 联合式成语 初中生成语 Z开头的成语

成语关注: 政事 通达 人心 形容 国家 稳定 人民

政通人和出处
宋 范仲淹《岳阳楼记》:“越明年,政通人和,百废俱兴。”
政通人和详细解释

【政】:1.政治:政纲。政工人员。2.政府:党政军民。3.国家某一部门主管的业务:财政。邮政。4.指家庭或团体的事务:家政。校政。

政字的详细解释

【通】:[tōng]1.没有堵塞,可以穿过:管子是通的。山洞快要打通了。这个主意行得通。2.用工具戳,使不堵塞:用通条通炉子。3.有路达到:四通八达。火车直通北京。4.连接;相来往:沟通。串通。私通。通商。互通有无。5.传达;使知道:通知。通报。通个电话。6.了解;懂得:通晓。精通业务。粗通文墨。不通人情。他通三国文字。7.指精通某一方面的人:日本通。万事通。8.通顺:文章写得不通。9.普通;一般:通常。通病。通例。通称。10.姓。[tòng]用于动作:打了三通鼓。挨了一通儿说。

通字的详细解释

【人】:1.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等动物:男人。女人。人们。人类。2.每人;一般人:人手一册。人所共知。3.指成年人:长大c▪r。4.指某种人:工人。军人。主人。介绍人。5.别人:人云亦云。待人诚恳。6.指人的品质、性格或名誉:丢人。这个同志人很好。他人老实。7.指人的身体或意识:这两天人不大舒服。送到医院人已经昏迷过去了。8.指人手、人才:人浮于事。我们这里正缺人。9.(Rén)姓。

人字的详细解释

【和】:[hé]1.平和;和缓:温和。柔和。和颜悦色。2.和谐;和睦:和衷共济。弟兄不和。3.结束战争或争执:讲和。媾和。军阀之间一会儿打,一会儿和,弄得百姓不得安生。4.(下棋或赛球)不分胜负:和棋。和局。末了一盘和了。5.姓。6.连带:和盘托出。和衣而卧(不脱衣服睡觉)。7.引进相关或比较的对象:他和大家讲他过去的经历。柜台正和我一样高。8.表示联合;跟;与:工人和农民都是国家的主人。9.加法运算中,一个数加上另一个数所得的数,如6+4=10中,10是和。也叫和数。10.指日本:和服。[hè]1.和谐地跟着唱:曲高和寡。一唱百和。2.依照别人诗词的题材和体裁做诗词:奉和一首。[huò]1.粉状或粒状物掺和在一起,或加水搅拌使成较稀的东西:和y∷ao。藕粉里和点儿糖。2.用于洗东西换水的次数或一剂y∷ao煎的次数:衣裳已经洗了三和。二和y∷ao。[huó]在粉状物中加液体搅拌或揉弄使有黏性:和面。和泥。和点儿水泥把窟窿堵上。[hú]打麻将或斗纸牌时某一家的牌合乎规定的要求,取得胜利。

和字的详细解释

政通人和近义词
上情下达,下情上达,安居乐业,政修人和

上一成语:争天抗俗
下一成语:拯危扶溺

成语大全         Sitemap    Baidunew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