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名称: 隔靴搔痒
成语拼音: [gé xuē sāo yǎng]
成语解释: 隔着靴子挠痒痒。原为禅宗用语;比喻领会佛理不够透彻;未能悟境触机。后比喻说话写文章没有抓住主题;不中肯;不贴切;或做事没有抓住关键;不解决问题。
成语出处: 宋 释普济《五灯会元 康山契稳禅师》:“曰:‘恁么则识性无根去也?’师曰:‘隔靴搔痒。’”
成语例句: 批语家也必须深入生活,否则,隔靴搔痒的事情,总是难免的吧!(秦牧《鲜荔枝和干荔枝》)
是否常用: 常用成语
感情褒贬: 中性成语
成语词性: 偏正式;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含贬义
结构类型: 偏正式成语
形成年代: 古代成语
标准拼音: 搔,不能读作“zǎo”。
繁体字形: 隔鞾搔癢
英文翻译: attempt an ineffective solution
成语故事:
成语接龙: “隔靴搔痒”成语接龙
成语分类: 四字成语 偏正式成语 比如的成语 高考常考易错成语 为人处事的成语
成语关注: 隔着 靴子 痒痒 原为 禅宗 用语 比喻 领会 佛理 透彻 未能 说话 文章 没有 抓住 主题 中肯 贴切 关键 解决 问题
【隔】:1.遮断;隔开:隔成两间房。两村中间隔着一条河。2.间隔;距离:隔两周再去。相隔不远。
隔字的详细解释
【靴】:靴子:马靴。皮靴。雨靴。雪地靴。
靴字的详细解释
【搔】:用指甲挠:搔头皮。搔到痒处(比喻说到点子上)。搔首弄姿(形容卖弄姿容)。
搔字的详细解释
【痒】:1.皮肤或黏膜受到轻微刺激时引起的想挠的感觉。2.比喻想做某事的愿望强烈,难以抑制:技痒。见人打球,他心里直发痒。
痒字的详细解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