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名称: 忠臣烈士
成语拼音: [zhōng chén liè shì]
成语解释: 指忠义刚烈的臣子
成语出处: 《隋书·李文博传》:“每读书至治乱得失、忠臣烈士,未尝不反复吟玩。”
成语例句: 清·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81回:“今日之下,其所以家喻户晓,知他为忠臣烈士,名垂千古者,皆由无心而传。”
是否常用: 一般成语
感情褒贬: 中性成语
成语词性: 作主语、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
结构类型: 联合式成语
形成年代: 古代成语
标准拼音:
繁体字形: 忠臣烈士
英文翻译: Loyal martyrs
成语故事:
成语接龙: “忠臣烈士”成语接龙
成语分类: 四字成语 联合式成语 Z开头的成语
成语关注: 忠义 刚烈 臣子
【忠】:1.忠诚:忠心。忠言。效忠。2.姓。
忠字的详细解释
【臣】:1.君主时代的官吏,有时也包括百姓:忠臣。君臣。2.官吏对皇帝上书或说话时的自称。3.姓。
臣字的详细解释
【烈】:1.强烈;猛烈:烈火。烈日。烈酒。性子烈。轰轰烈烈。兴高采烈。2.刚直;严正:刚烈。3.为正义而死难的:烈士。先烈。4.功业:功烈(功绩)。
烈字的详细解释
【士】:1.古代指未婚的男子。2.古代介于大夫和庶民之间的阶层。3.士人:士农工商。4.军人:士兵。士气。5.某些国家军人的一级,在尉以下:上士。中士。下士。6.指某些技术人员:医士。护士。技士。助产士。7.对人的美称:烈士。勇士。女士。8.姓。
士字的详细解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