更多 首页 三字成语 四字成语 五字成语 六字成语 七字成语 八字成语 多字成语 成语大全 成语造句

铢两之奸


铢两之奸的成语
铢两之奸的意思

成语名称: 铢两之-

成语拼音: [zhū liǎng zhī jiān]

成语解释: 铢两:极轻微的分量。比喻极其轻微的事。指轻微的邪恶

成语出处: 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赵广汉传》:“广汉精于吏务,善为购距,铢两之-,皆告之。”

成语例句:

是否常用:

感情褒贬: 中性成语

成语词性: 作宾语;用于书面语

结构类型: 偏正式成语

形成年代: 古代成语

标准拼音:

繁体字形: 铢两之-

英文翻译: The traitor of Zhu and Zhu

成语故事:

成语接龙: “铢两之-”成语接龙

成语分类: 四字成语 偏正式成语 Z开头的成语

成语关注: 轻微 分量 比喻

铢两之奸出处
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赵广汉传》:“广汉精于吏务,善为购距,铢两之-,皆告之。”
铢两之奸详细解释

【铢】:古代质量单位。一两的二十四分之一。常指极轻的分量。

铢字的详细解释

【两】:1.“两”和“二”用法不全同。读数目字只用“二”不用“两”,如“一、二、三、四”。小数和分数只用“二”不用“两”,如“零点二(0.2),三分之二”。序数也只用“二”,如“第二、二哥”。在一般量词前,用“两”不用“二”。在传统的度量衡单位前,“两”和“二”一般都可用,用“二”为多(“二两”不能说“两两”)。新的度量衡单位前一般用“两”,如“两吨、两公里”。在多位数中,百、十、个位用“二”不用“两”,如“二百二十二”。“千、万、亿”的前面,“两”和“二”一般都可用,但如“三万二千”、“两亿二千万”,“千”在“万、亿”后,以用“二”为常。2.双方:两便。两可。两全其美。两相情愿。3.表示不定的数目,和“几”差不多:过两天再说。他真有两下子。我跟你说两句话。4.姓。5.质量或重量单位,10钱等于1两,旧制16两等于1斤,1两合31.25克;后改为10市两等于1市斤,1两合50克。

两字的详细解释

【之】:1.往:由京之沪。君将何之?2.人称代词。代替人或事物(限于做宾语):求之不得。取之不尽。操之过急。言之成理。取而代之。有过之无不及。反其道而行之。3.人称代词。虚用,无所指:久而久之。不觉手之舞之,足之蹈之。4.指示代词。这;那:之二虫。之子于钓。5.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,组成偏正词组。a)表示领属关系:赤子之心。钟鼓之声。以子之矛,攻子之盾。b)表示一般的修饰关系:光荣之家。无价之宝。缓兵之计。千里之外。意料之中。十分之九。6.用在主谓结构之间,取消它的独立性,使变成偏正结构:中国之大。战斗之激烈。大道之行也,天下为公。如因势利导,则如水之就下,极为自然。

之字的详细解释

【-】:1.-诈:-笑。-计。老-巨猾。2.不忠于国家或君主的:-臣。3.出卖国家、民族或阶级利益的人:汉-。内-。为党除-。4.自私;取巧:藏-耍滑。这个人才-哪,躲躲闪闪不肯出力。5.--:通-。强-。

-字的详细解释


上一成语:珠落玉盘
下一成语:逐鹿中原

成语大全         Sitemap    Baidunew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