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名称: 波涛汹涌
成语拼音: [bō tāo xiōng yǒng]
成语解释: 汹涌:水势腾涌的样子。形容波浪又大又急。
成语出处: 宋 朱熹《朱子语类》第15卷:“盖因波涛汹涌,水遂为其所激而动也。”
成语例句: 钱钟书《围城》:“仰天躺在床上,动也不动,一转侧身体里就有波涛汹涌的声音。”
是否常用: 常用成语
感情褒贬: 中性成语
成语词性: 作谓语、定语;形容波浪又大又急
结构类型: 主谓式成语
形成年代: 古代成语
标准拼音:
繁体字形: 波濤洶湧
英文翻译: roaring waves
成语故事:
成语接龙: “波涛汹涌”成语接龙
成语分类: 主谓式成语 四字成语 水的成语 三国志的成语 大的成语
成语关注: 汹涌 水势 腾涌 样子 形容 波浪
【波】:1.波浪:波纹。随波逐流。2.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过程。波是振动形式的传播,介质质点本身并不随波前进。最常见的有机械波和电磁波。通常也可分为横波和纵波。3.比喻事情的意外变化:风波。一波未平,一波又起。4.姓。
波字的详细解释
【涛】:大的波浪:波涛。惊涛骇浪。
涛字的详细解释
【汹】:水向上翻腾:汹涌。
汹字的详细解释
【涌】:[yǒng]1.水或云气冒出:泪如泉涌。风起云涌。2.从水或云气中冒出:雨过天晴,涌出一轮明月。脸上涌起了笑容。3.波峰呈半圆形,波长特别大、波速特别高的海浪。[chōng]河汊(多用于地名):河涌。虾涌(在广东)。
涌字的详细解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