更多 首页 三字成语 四字成语 五字成语 六字成语 七字成语 八字成语 多字成语 成语大全 成语造句

颐指气使


颐指气使的成语
颐指气使的意思

成语名称: 颐指气使

成语拼音: [yí zhǐ qì shǐ]

成语解释: 颐:腮帮子;指:指挥;气:神气;使:指使。用腮帮子来指挥人;用神气来支使人。

成语出处: 唐 元稹《追封李逊母崔氏博陵郡太君制》:“今逊等有地千里,有禄万钟,颐指气使,无不随顺,所不足者,其唯风树寒泉之思乎!”

成语例句: 他颐指气使,心狠手辣。(林平《从夏三虫说开去》)

是否常用: 常用成语

感情褒贬: 贬义成语

成语词性: 联合式;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含贬义

结构类型: 联合式成语

形成年代: 古代成语

标准拼音: 颐,不能读作“yǐnɡ”。

繁体字形: 頤指氣使

英文翻译: order people about by arrogant

成语故事: 颐指气使的成语故事

成语接龙: “颐指气使”成语接龙

成语分类: 四字成语 联合式成语 含有近义词的成语 近反义词的成语 高考常考易错成语

成语关注: 腮帮子 指挥 神气 指使 使人

颐指气使出处
唐 元稹《追封李逊母崔氏博陵郡太君制》:“今逊等有地千里,有禄万钟,颐指气使,无不随顺,所不足者,其唯风树寒泉之思乎!”
颐指气使详细解释

【颐】:1.颊;腮:支颐(手托住腮)。解颐(开颜而笑)。2.保养:颐神。颐养。

颐字的详细解释

【指】:1.手指头:食指。五指。屈指。首屈一指。2.一个手指头的宽度叫“一指”,用来计算深浅宽窄等:下了三指雨。这双鞋大了一指。两指宽的纸条。3.(手指头、物体尖端)对着;向着:用手一指。时针正指十二点。4.(头发)直立:发指。5.指点:指导。指示。指出正确方向。有问题请您指出来。6.意思上指着:这不是指你说的,是指他的。7.指望;依靠:指靠。单指着一个人是不能把事情做好的。

指字的详细解释

【气】:1.没有一定的形状、体积,能自由散布的物体:气体。2.呼吸:没气了。气厥。气促。气息。一气呵成。3.自然界寒、暧、阴、晴等现象:气候。气温。气象。4.鼻子闻到的味:气味。臭气。5.人的精神状态:气概。气节。气魄。气派。气馁。6.怒,或使人发怒:不要气我了。气恼。气盛(shèng)。忍气吞声。7.欺压:受气。8.中医指能使RT器官发挥机能的动力:气功。气血。气虚。9.中医指某种症象:痰气。湿气。10.景象:和气。气氛。气韵(文章或书法绘画的意境或韵味)。

气字的详细解释

【使】:1.派遣;支使:使唤。使人去打听消息。2.使用:使拖拉机耕地。这支笔很好使。使上点肥料。3.让;叫;致使:办事使群众满意。加强质量管理,使产品合格率不断上升。4.假如。5.奉使命办事的人:使节。大使。公使。特使。学使(科举时代派到各省去主持考试的官员)。

使字的详细解释

颐指气使近义词
发号施令,盛气凌人,目使颐令,目指气使,趾高气扬,颐指风使

上一成语:与民更始
下一成语:一枝之栖

成语大全         Sitemap    Baidunew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