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名称: 伏首贴耳
成语拼音: [fú shǒu tiē ěr]
成语解释: 畏缩恐惧的样子。
成语出处: 清·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马介甫》:“万石不言,惟伏首贴耳而泣。”
成语例句:
是否常用: 一般成语
感情褒贬: 贬义成语
成语词性: 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指非常驯服的样子
结构类型: 联合式成语
形成年代: 近代成语
标准拼音:
繁体字形: 伏首貼耳
英文翻译: take it lying down
成语故事:
成语接龙: “伏首贴耳”成语接龙
成语分类: 四字成语 联合式成语 F开头的成语
成语关注: 畏缩 样子
【伏】:1.身体向前靠在物体上;趴:伏案。伏在桌子上。2.低下去:起伏。此起彼伏。3.隐藏:潜伏。伏击。昼伏夜出。4.初伏、中伏、末伏的统称;伏天:入伏。初伏。三伏天。每伏十天。5.屈服;低头承认;被迫接受:伏诛。6.使屈服;降伏:降龙伏虎。7.姓。8.伏特的简称。1安的电流通过电阻为1欧的导线时,导线两端的电压是1伏。
伏字的详细解释
【首】:1.头:昂首阔步。2.领袖;领导人:元首。首长。3.最先;开始:首创。4.第一;最高:首要。首席代表。5.告发:自首。出首。6.量词。用于诗歌、歌曲等:一首诗。民歌百首。
首字的详细解释
【贴】:1.粘,把一种东西粘在另一种东西上:贴金。粘贴。剪贴。2.靠近,紧挨:贴近。贴切(密合、恰当、确切)。贴心。3.添补,补助:补贴。津贴。倒(dào)贴。贴息(用期票调换现款时付出利息)。4.同“帖”。5.传统戏剧角色名:贴旦(次要的旦角。简称“贴”)。
贴字的详细解释
【耳】:1.耳朵:耳聋眼花。耳闻目睹。2.形状像耳朵的东西:木耳。银耳。3.位置在两旁的:耳房。耳门。4.姓。5.而已;罢了:想当然耳。技止此耳。
耳字的详细解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