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名称: 宠辱若惊
成语拼音: [chǒng rǔ ruò jīng]
成语解释: 无论受宠、受辱,心里都要振动。形容人非常计较得失。
成语出处: 先秦 李耳《老子》:“宠辱若惊,贵大患若身。何谓宠辱若惊?宠为下,得之若惊,失之若惊,是谓宠辱若惊。”
成语例句:
是否常用: 常用成语
感情褒贬: 中性成语
成语词性: 主谓式;作谓语;形容人非常计较得失
结构类型: 主谓式成语
形成年代: 古代成语
标准拼音:
繁体字形: 寵辱若驚
英文翻译: be terrified whether granted favours or subjected to humiliation
成语故事:
成语接龙: “宠辱若惊”成语接龙
成语分类: 主谓式成语 四字成语 老子的成语 人物心理的成语 不安的成语
成语关注: 受宠 受辱 振动 形容 计较 得失
【宠】:1.宠爱;偏爱:得宠。别把孩子宠坏了。2.姓。
宠字的详细解释
【辱】:1.耻辱(跟“荣”相对):羞辱。屈辱。奇耻大辱。2.使受耻辱;侮辱:折辱。辱骂。丧权辱国。3.玷辱:辱没。辱命。4.谦辞,表示承蒙:辱临。辱承指教。
辱字的详细解释
【若】:[ruò]1.如;好像:安之若素。欣喜若狂。若隐若现。旁若无人。若无其事。2.姓。3.如果:人不犯我,我不犯人;人若犯我,我必犯人。4.人称代词。你:若辈。[rě]见〖阿兰若〗、
若字的详细解释
【惊】:1.害怕;精神受到刺激,感到不安:惊慌。吃惊。2.惊动:打草惊蛇。3.骡、马等受到突然刺激后狂奔起来:马惊了。
惊字的详细解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