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名称: 惊慌无措
成语拼音: [jīng huāng wú cuò]
成语解释: 同“惊惶失措”。
成语出处: 明·郭勋《英烈传》第29回:“更深夜静,不提防汉兵直抵矶下,鼓噪而前,惊慌无措。”
成语例句: 金玉舟《赵匡胤》第13章:“刘承佑吓得惊慌无措,急忙召苏逢吉共议应对之策。”
是否常用: 一般成语
感情褒贬: 贬义成语
成语词性: 作谓语、状语;指不知所措
结构类型: 补充式成语
形成年代: 古代成语
标准拼音:
繁体字形: 驚慌無措
英文翻译: be thrown into a panic
成语故事:
成语接龙: “惊慌无措”成语接龙
成语分类: 四字成语 补充式成语 J开头的成语
成语关注: 惊惶失措
【惊】:1.害怕;精神受到刺激,感到不安:惊慌。吃惊。2.惊动:打草惊蛇。3.骡、马等受到突然刺激后狂奔起来:马惊了。
惊字的详细解释
【慌】:1.急;不沉着:慌张。慌忙。2.恐惧;不安:惊慌。心慌。3.表示难以忍受:闷得慌。
慌字的详细解释
【无】:[wú]1.没有(跟“有”相对):从无到有。无产阶级。有则改之,无则加勉。2.不:无论。无须。3.不论:事无大小,都有人负责。4.同“毋”。5.姓。[mó]见【南无】。
无字的详细解释
【措】:1.安排;安放:措置。手足无措。2.计划办理:筹措。
措字的详细解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