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名称: 味如嚼蜡
成语拼音: [wèi rú jiáo là]
成语解释: 见“味同嚼蜡”。
成语出处: 《楞严经》第八卷:“我无欲心,应汝行事,于横陈时,味如嚼蜡。”
成语例句: 鲁迅《两地书》:“周刊上常有极锋利肃-的诗,其实是没有意思的,情随事迁,即味如嚼蜡。”
是否常用: 一般成语
感情褒贬: 贬义成语
成语词性: 作谓语、定语;指乏味
结构类型: 补充式成语
形成年代: 古代成语
标准拼音:
繁体字形: 味如嚼蠟
英文翻译: insipid
成语故事:
成语接龙: “味如嚼蜡”成语接龙
成语分类: 四字成语 补充式成语 W开头的成语
成语关注: 味同嚼蜡
【味】:1.物质所具有的能使舌头得到某种味觉的特性:味道。滋味。甜味儿。津津有味。2.物质所具有的能使鼻子得到某种嗅觉的特性:气味。香味儿。这种味儿很好闻。3.意味;趣味:文笔艰涩无味。这本书越读越有味儿。4.指某类菜肴、食品:腊味。美味。野味。山珍海味。5.辨别味道:体味。6.用于中y∷ao:这个方子共有七味y∷ao。
味字的详细解释
【如】:1.适合;依照:如意。如愿。如期。如数。2.如同:爱厂如家。十年如一日。如临大敌。3.及;比得上(只用于否定式,比较得失或高下):我不如他。百闻不如一见。与其那样,不如这样。4.用于比较,表示超过:光景一年强如一年。5.表示举例:唐朝有很多大诗人,如李白、杜甫、白居易等。6.到;往:如厕。7.姓。8.如果:如不及早准备,恐临时措手不及。9.古汉语形容词后缀,表示状态:空空如也。侃侃如也。
如字的详细解释
【嚼】:[jiáo]上下牙齿磨碎食物:细嚼慢咽。肉没有烧熟,嚼不烂。咬文嚼字。[jué]义同“嚼”(jiáo),用于某些复合词和成语:咀嚼。过屠门而大嚼。[jiào]见〖倒嚼〗(dǎojiào)。
嚼字的详细解释
【蜡】:[là]1.动物、植物所产生的,或石油、煤、油页岩中所含的油质,常温下多为固体,具有可塑性,能燃烧,易熔化,不溶于水,如蜂蜡、白蜡、石蜡等。用作防水剂,也可做蜡烛。2.蜡烛:点上一支蜡。[zhà]古代一种年终祭祀。
蜡字的详细解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