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名称: 儿行千里母担忧
成语拼音: [ér xíng qiān lǐ mǔ dān yōu]
成语解释: 儿女出门在外,母亲总是不放心。形容母爱真挚
成语出处: 清 褚人获《隋唐演义》第24回:“你这个冤家,在何处饮酒,这早晚方回,全不知儿行千里母担忧。”
成语例句: 清 姜振名《永庆升平前传》第40回:“逢年过节,老太太时常想念,不过是儿行千里母担忧。”
是否常用: 常用成语
感情褒贬: 中性成语
成语词性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母子关系
结构类型: 复句式成语
形成年代: 近代成语
标准拼音:
繁体字形: 兒行千裏母擔憂
英文翻译: Worry about children's travel
成语故事:
成语接龙: “儿行千里母担忧”成语接龙
成语分类: 七字成语 千的成语 复句式成语 E开头的成语
成语关注: 儿女 出门在外 母亲 放心 形容 母爱 真挚
【儿】:1.雄性的:儿马。儿狗。2.后缀(注音作r)。3.名词后缀,主要有下面几种作用。a)表示小:盆儿、棍儿、窟窿儿、小车儿。b)表示词性变化:吃儿、盖儿、卷(juǎn)儿(动词名词化);亮儿、尖儿、零碎儿(形容词名词化)。c)表示具体事物抽象化:门儿、根儿、油水儿。d)区别不同事物:白面—白面儿(海洛因),老家—老家儿(父母和家中其他长辈)。4.少数动词的后缀:玩儿。火儿。参看〖儿化〗。“兒”
儿字的详细解释
【行】:[háng]1.行列:双行。杨柳成行。2.排行:您行几?。我行三。3.行业:内行。同行。在行。懂行。改行。各行各业。干一行,爱一行。行行出状元。4.某些营业机构:商行。银行。车行。5.用于成行的东西:一行字。几行树。两行眼泪。[hàng]见〖树行子〗。[héng]见〖道行〗。[xíng]1.走:步行。人行道。日行千里。2.古代指路程:千里之行始于足下。3.指旅行或跟旅行有关的:行装。行程。行踪。西欧之行。4.流动性的;临时性的:行商。行营。5.流通;推行:行销。发行。风行。6.做;办:举行。执行。试行。行医。行不通。简便易行。行之有效。7.表示进行某项活动(多用于双音动词前):另行通知。即行查复。8.(旧读xìng)行为:品行。言行。罪行。兽行。9.可以:行,咱们就照这样办吧。算了,把事情说明白就行了。10.姓。
行字的详细解释
【千】:1.数目。十个一百。2.比喻很多:千锤百炼。3.“秋千”的“千”。
千字的详细解释
【里】:[lǐ]1.(里儿)衣服、被褥等东西不露在外面的那一层;纺织品的反面:被里儿。衣服里儿。这面是里儿,那面是面儿。2.方位词。里边(跟“外”相对):里屋。里圈。往里走。3.街坊:邻里。里弄。4.家乡:故里。乡里。5.古代五家为邻,五邻为里。6.姓。7.长度单位,1市里等于150丈,合500米。[li]1.里面;内部(跟“外”相对):手里。箱子里。话里有话。2.附在“这、那、哪”等字后边表示地点:这里。那里。头里。
里字的详细解释
【母】:1.母亲:母女。老母。母校。2.家族或亲戚中的长辈女子:祖母。伯母。姑母。姨母。舅母。3.属性词。(禽兽)雌性的(跟“公”相对):母鸡。母牛。这头驴是母的。4.指一凸一凹配套的两件东西里的凹的一件:这套螺丝的母儿毛了。5.有产生出其他事物的能力或作用的:工作母机。失败乃成功之母。6.姓。
母字的详细解释
【担】:[dān]1.用肩膀挑:担水。2.承当,负责:担负。担任。担当。担待(a.原谅;b.担当责任)。担重任。担风险。[dàn]1.挑东西的用具,多用竹、木做成:扁担。2.一挑东西:担子。勇挑重担。3.中国市制重量单位,一担等于一百斤。4.量词,用于成担的东西:一担水。[dǎn]同“掸”。
担字的详细解释
【忧】:1.忧愁:忧闷。忧伤。2.使人忧愁的事:忧患。高枕无忧。3.担心;忧虑:杞人忧天。忧国忧民。4.指父母的丧事:丁忧。5.姓。
忧字的详细解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