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名称: 韬晦待时
成语拼音: [tāo huì dài shí]
成语解释: 谓掩藏锋芒,隐匿踪迹,等待时机。
成语出处: 茅盾《蚀·动摇》:“辛亥那年国光就加入革命,后来时事日非,只好韬晦待时。”
成语例句: 刘斯奋《白门柳·夕阳芳草》第七章:“‘唾面自干,韬晦待时’,古人尚且难免,又何况我钱谦益!”
是否常用: 一般成语
感情褒贬: 中性成语
成语词性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处事
结构类型: 联合式成语
形成年代: 当代成语
标准拼音:
繁体字形: 韜晦待時
英文翻译: Keep a low profile
成语故事:
成语接龙: “韬晦待时”成语接龙
成语分类: 四字成语 联合式成语 为人处事的成语 忍耐的成语 T开头的成语
成语关注: 掩藏 锋芒 隐匿 踪迹 等待 时机
【韬】:1.弓或剑的套子。2.隐藏:韬光养晦。3.用兵的计谋:韬略。
韬字的详细解释
【晦】:1.农历每月的末一天:晦朔。2.昏暗;不明显:晦涩。晦暝。隐晦。3.夜晚:风雨如晦。4.隐藏:晦迹。韬晦。
晦字的详细解释
【待】:[dài]1.对待:优待。以礼相待。待人和气。2.招待:待客。3.等待:待业。严阵以待。有待改进。4.需要:自不待言。5.要;打算:待说不说。待要上前招呼,又怕认错了人。[dāi]停留:待一会儿再走。也作呆。
待字的详细解释
【时】:1.时间(对空间而言):时空观念。2.时代;时候:古时。唐时。战时。3.时间单位。旧指时辰,现指小时,即一日(一个昼夜)的二十四分之一。4.指规定的时间:按时上班。过时作废。5.季节:四时如春。6.现在的;当时的:时事。时兴。7.时俗;时尚:入时。8.副词。时常:时时。时有错误。9.有时候:时阴时晴。10.时机:不误农时。
时字的详细解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