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名称: 嗷嗷待食
成语拼音: [áo áo dài shí]
成语解释: 嗷嗷:哀鸣声;待:等待;食:喂养。迫于饥饿而急于求食的样子。形容灾民受饥饿,处于困境等待援助
成语出处: 清 秋瑾《致秋誉章书其五》:“况家中尚不致嗷嗷待食,亦无需吾哥焦灼家用。”
成语例句:
是否常用: 常用成语
感情褒贬: 中性成语
成语词性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处于困境需要援助
结构类型: 偏正式成语
形成年代: 近代成语
标准拼音:
繁体字形: 嗷嗷待食
英文翻译: Hungry for food
成语故事:
成语接龙: “嗷嗷待食”成语接龙
成语分类: 四字成语 偏正式成语 AABC式的成语 A开头的成语
成语关注: 嗷嗷 哀鸣 等待 喂养 迫于 急于 样子 形容 灾民 处于 困境
【嗷】:拟声词。哀号或喊叫的声音:嗷的一声。
嗷字的详细解释
【嗷】:拟声词。哀号或喊叫的声音:嗷的一声。
嗷字的详细解释
【待】:[dài]1.对待:优待。以礼相待。待人和气。2.招待:待客。3.等待:待业。严阵以待。有待改进。4.需要:自不待言。5.要;打算:待说不说。待要上前招呼,又怕认错了人。[dāi]停留:待一会儿再走。也作呆。
待字的详细解释
【食】:[shí]1.吃。特指吃饭:食肉。废寝忘食。2.吃的东西:面食。小鸡觅食。丰衣足食。3.供食用或调味用的:食糖。食盐。4.人所见到的日、月亏缺或完全看不到的现象:日食。月食。[sì]拿东西给人吃。[yì]用于人名,如郦食其(jī)(汉朝人)。
食字的详细解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