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名称: 豺狼虎豹
成语拼音: [chái láng hǔ bào]
成语解释: 泛指危害人畜的各种猛兽。也比喻凶残的恶人。
成语出处: 清 刘鹗《老残游记》第八回:“实在可怕的是豺狼虎豹。天晚了,倘若出来个把,我们就坏了。
成语例句: 庐隐《东京小品》:“豺狼虎豹怎样凶狠恶毒,你们是想象得出来的。”
是否常用: 常用成语
感情褒贬: 中性成语
成语词性: 作宾语、定语;指恶人
结构类型: 联合式成语
形成年代: 古代成语
标准拼音:
繁体字形: 豺狼虎豹
英文翻译: wolves
成语故事:
成语接龙: “豺狼虎豹”成语接龙
成语分类: 四字成语 联合式成语 虎的成语 狼的成语 描写动物的成语
成语关注: 泛指 猛兽 比喻 凶残 恶人
【豺】:哺乳动物,外形像狼而小,耳朵比狼的短而圆,毛大部棕红色。性凶猛,常成群围攻鹿、牛、羊等猎物。也叫豺狗。
豺字的详细解释
【狼】:哺乳动物,外形像狗,面部长,耳朵直立,毛黄色或灰褐色,尾巴向下垂。昼伏夜出,冬天常聚集成群,性凶暴,吃野生动物和家畜等,有时也伤害人。
狼字的详细解释
【虎】:1.哺乳动物,头大而圆,毛黄色,有黑色横纹。听觉和嗅觉都很敏锐,性凶猛,力气大,善游泳,不善爬树,夜里出来捕食鸟兽。通称老虎。2.比喻勇猛威武:虎将。虎虎有生气。3.露出凶相:虎起脸。4.姓。5.同“唬”。
虎字的详细解释
【豹】:1.哺乳动物,像虎而较小,身上有很多斑点或花纹。性凶猛,能上树,捕食其他兽类,伤害人畜。常见的有金钱豹、云豹、雪豹、猎豹等。通称豹子。2.(Bào)姓。
豹字的详细解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