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名称: 恩威并济
成语拼音: [ēn wēi bìng jì]
成语解释: 恩德与威势同时并行
成语出处: 蔡东藩《民国通俗演义》第56回:“以为恩威并济,内外兼筹,布置得七平八稳,可以任我欲为了。”
成语例句: 蔡东藩《民国通俗演义》第56回:“以为恩威并济,内外兼筹,布置得七平八稳,可以任我欲为了。”
是否常用: 常用成语
感情褒贬: 中性成语
成语词性: 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;用于处事
结构类型: 主谓式成语
形成年代: 近代成语
标准拼音:
繁体字形: 恩威並濟
英文翻译: EN Wei and Ji
成语故事:
成语接龙: “恩威并济”成语接龙
成语分类: 主谓式成语 四字成语 E开头的成语
成语关注: 恩德 威势 并行
【恩】:1.恩惠:恩德。恩深似海。他对我有恩。2.(Ēn)姓。
恩字的详细解释
【威】:1.表现出来的能压服人的力量或使人敬畏的态度:威信。威严。示威。助威。狐假虎威。2.凭借威力(采取某种行动):威逼。威吓。威胁。3.姓。
威字的详细解释
【并】:[bìng]1.合在一起:归并。合并。把三个组并成两个。2.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事物平排着:并蒂莲。我们手挽着手,肩并着肩。3.表示不同的事物同时存在,不同的事情同时进行:两说并存。相提并论。4.用在否定词前面加强否定的语气,略带反驳的意味:你以为他糊涂,其实他并不糊涂。所谓团结并非一团和气。5.并且:我完全同意并拥护领导的决定。6.用法跟“连”相同(常跟“而”、“亦”呼应):并此而不知。并此浅近原理亦不能明。[bīng]山西太原的别称。
并字的详细解释
【济】:[jì]1.过河;渡:同舟共济。2.救;救济:接济。缓不济急。3.(对事情)有益;成:无济于事。假公济私。[jǐ]1.济水,古水名,发源于今河南,流经山东入渤海。现在黄河下游的河道就是原来的济水的河道。今河南济源,山东济南、济宁、济阳,都从济水得名。2.姓。
济字的详细解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