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名称: 刚柔相济
成语拼音: [gāng róu xiāng jì]
成语解释: 刚强的和柔和的互相调剂。
成语出处: 汉 王粲《为刘荆州与袁尚书》:“当唯义是务,唯国是康。何者?金木水火以刚柔相济,然后克得其和,能为民用。”
成语例句: 凡为将者,当以刚柔相济,不可徒恃其勇。(明 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七十一回)
是否常用: 常用成语
感情褒贬: 中性成语
成语词性: 主谓式;作谓语、定语;指刚强的和柔和的互相配合
结构类型: 主谓式成语
形成年代: 古代成语
标准拼音:
繁体字形: 剛柔相濟
英文翻译: cliffide flower
成语故事:
成语接龙: “刚柔相济”成语接龙
成语分类: 主谓式成语 四字成语 G开头的成语
成语关注: 刚强 柔和 调剂
【刚】:1.硬;坚强(跟“柔”相对):刚强。刚直。他的性情太刚。2.姓。3.恰好:不大不小,刚合适。4.表示勉强达到某种程度;仅仅:清早出发的时候天还很黑,刚能看出前面的人的背包。5.表示行动或情况发生在不久以前:他刚从上海回来。那时弟弟刚学会走路。6.用在复句里,后面用“就”字呼应,表示两件事紧接:刚过立春,天气就异乎寻常地热了起来。
刚字的详细解释
【柔】:1.软(跟“刚”相对):柔软。柔韧。柔枝嫩叶。2.使变软:柔麻。3.柔和(跟“刚”相对):柔情。温柔。她的性子很柔。4.姓。
柔字的详细解释
【相】:[xiāng]1.互相:相像。相识。相距太远。不相上下。2.表示一方对另一方的动作:实不相瞒。好言相劝。3.姓。4.亲自观看(是不是合心意):相亲。相中。[xiàng]1.相貌;外貌:长相。聪明相。可怜相。狼狈相。2.物体的外观:月相。金相。3.坐、立等的姿态:站有站相,坐有坐相。4.相位。5.交流电路中的一个组成部分,如三相交流发电机有三个绕组,每个绕组叫做一相。6.相态。7.观察事物的外表,判断其优劣:相马。8.姓。9.辅助:吉人天相。10.宰相:丞相。11.某些国家的官名,相当于中央政府的部长。12.旧时指帮助主人接待宾客的人:傧相。
相字的详细解释
【济】:[jì]1.过河;渡:同舟共济。2.救;救济:接济。缓不济急。3.(对事情)有益;成:无济于事。假公济私。[jǐ]1.济水,古水名,发源于今河南,流经山东入渤海。现在黄河下游的河道就是原来的济水的河道。今河南济源,山东济南、济宁、济阳,都从济水得名。2.姓。
济字的详细解释